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5章 诗会开始 (第6/6页)
么,又在袖中摸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下了娟秀的字迹。 不过她似是得了袁谭的真传,改了其中一个字。 忙完这些,她便轻声下楼,喊人上来给袁谭盖上了薄被,自己则是收拾打扮了一番,带上几个亲兵出门去了。 ...... 与此同时,糜东楼中的斗诗会,已经接近了尾声。 其中不断的有好诗出现,更不乏惊才绝艳的句子。 “好,好!” 在场的青年俊杰,大都是胸有沟壑之士,自然能品味出其中妙处。 实际上,现场所作之诗,并不是所有的都会诵读出来。 有人落笔之后,文士们会先传阅甄别品鉴一下,若是太差的,根本不会读出来现眼。 或者传回涂涂改改,或是直接丢弃,挠头重来。 当然,还有很多人受邀前来,并不是斗诗的,而是来凑热闹。 毕竟这种聚集如此多文人雅士的宴聚,在青州历城还是头一遭。 而那些参与斗诗之人,无论学识高低,均有发挥。 不少人甚至超常表现,写出了平日难觅的大好诗歌。 很多时候,当做一件事情有莫大的用处时,人们才会挖空心思,去追求极致,甚至有神来之笔。 ...... 中原世家多出于汝南、颍川和陈留。 蔡邕虽因党锢之祸被压抑多年,才学和名声依旧声动海内! 而蔡文姬作为蔡邕之女,且端庄秀丽,虽是改嫁,且年龄大些,但这身世样貌足以抹平一切! 更何况蔡文姬的才情,在汉末女子中几乎鹤立鸡群。 为了能够夺魁,那些青年俊杰自然挖空心思。红落的三国之袁家长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