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袁家长子_第275章 青州上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5章 青州上计 (第1/4页)

    初八,青州,历城州牧府。

    文武齐聚一堂,除了个别需要驻防的险要地带,基本六百石以上的官员全部到了。

    就连最偏远的东莱郡,相国管统及都尉刘询也已赶到。

    对于袁谭来说,今天才是真正的议事......

    首先是各个郡国太守、相国、都尉的上计。

    接着是将军府的各个校尉和中郎将的上计。

    战场功勋过程中多有统计,此刻更是自我吹嘘。

    其中上计最多的是于禁和管承。

    于禁身为中军司马,针对的是各个将军对练兵的落实程度、以及士卒对军法的学习、各个将军对于子兵法、六韬等军事书籍的情况。

    管承主要还是关于水军建设,以及船只的改进。

    第三波是州牧府的邮督、治中、学官、上计椽、司农、鼓吹署、义舍、将作府、功曹等上计。

    其中立法和司法持续在完善中。

    学官上的建设架构已经搭设完成,但是阻力也是最大的。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书籍短缺,但随着左伯纸的改良,已经有了改观。

    上计椽方面和司农方面其实有很多职权的重合,目前上计椽主要是信息收集。

    而司农主要负责统计和调配。

    鼓吹署的建设虽然晚,但发展势头迅猛,如今已在青州所有县内设有据点。

    向乡亭的发展,则陷入一定的停滞,亟待大量人才的加入。

    义舍是最繁忙的,且目前没有主事,由郭图代劳。

    将作府方面的成绩是最明显的。

    发现了两处大铁矿,三处铜矿,四处金矿。

    改良了骑兵的弓箭、强弩、羽箭。

    发明了马蹄铁、水滴盾。

    改进了龙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