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宵小沐猴冠,英雄抖虎威下 (第7/15页)
低(六百石),权势却显赫。汉制,中军分南北军,北军中候监管的五校尉营,与刺史监管郡守相类似。 注:刺史初置,秩六百,郡守秩二千。北军中候秩六百,五校尉秩二千。 在地方割据势力的“领军”“护军”制度成熟完善、取代南北军之前,北军中候无疑是显职。出任此职者,必然被卓所亲善。 继任北军中候应是刘表。表彼时为卓所信重,使镇荆州,牵制屯兵南阳的袁术与孙坚。 (表)以大将军掾为北军中候。灵帝崩,代王叡为荆州刺史。--《魏书六刘表传》 而孔融在北军中候之后担任的“虎贲中郎将”,本是灵帝末年袁术的职位。而二袁是董卓死敌,人所共知。 袁术字公路,汝南汝阳人,司空逢之子也。举孝廉,累迁至河南尹、虎贲中郎将。--《后汉书卷七十五-袁术传》 从孔融的仕宦履历看,其无疑是董卓所亲善信任的朝官。故使出镇地方,以为藩庇。 融本传所言“董卓以青州**,故遣融赴险地”颇可探讨。 董卓废立,融每因对答,辄有匡正之言。以忤卓旨,转为议郎。时黄巾寇数州,而北海最为贼冲,卓乃讽三府同举融为北海相。--《后汉书卷七十-孔融传》 按张璠《汉纪》,孔融“在郡八年”。融在建安元年(196)夏为袁谭所败,可知出任北海太守,当为中平六年(189),合计八年。 董卓上洛之初(189),便委融以重任。且融未随关东军阀讨董(190),可知所谓“卓与融不睦”,当为妄语。 融在京都韬晦近四十载,一朝外放,得郡守高位,立刻凶形毕露。 融在北海,自许大志,举军曜甲,与群贤要功。 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