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皆惊心,至东郡终 (第10/10页)
袁绍临危不惧,慷慨赴死,气概豪迈,足见一斑。 黑山之战,嘿嘿,陈寿先生不敢写袁绍平黑山贼乱、定乌桓等事迹,但孝子丕的挚友王粲敢写。 初平四年(193)袁绍与诸将大会薄洛津,不料老巢邺县被黑山军突袭,家属悉数沦陷。 此时袁绍左右“尽皆失色”,乃至痛哭不已。唯有袁绍镇定依旧,有条不紊地组织了反击,并在陶升(投诚叛军)的协助下,成功夺回邺县。 塔读@
坐上诸客有家在邺者,皆忧怖失色,或以啼泣。(袁)绍容貌不变,自若也。--《英雄记》 之后袁绍“兵讨西山”,破斩于毒、李大目、左髭丈八等黑山将领,又杀关中(即李傕、郭汜)所署冀州牧壶寿,彻底扫清后方。 诸位大大看到了吧?真实的袁绍,魅力不逊于曹cao吧? 历史从来都是上位者的“权力合法性书写”,因此《魏书》中的袁绍,功绩多被掩盖; 直到南朝范晔修《后汉书》,杂糅先世诸书,才还原了袁绍的本来面貌。将“决战磐河、兵讨黑山、平定公孙”等政治功业,完整地加以记录。 《魏书袁绍传》三千余字,《后汉书袁绍传》一万余字。修史立场显而易见。 在袁绍喊出“大丈夫当前斗死,而入墙间,岂可得活”的时刻,霸王本色显露无疑。可谓雄壮其表,峥嵘其心。 陈寿称袁绍有威容器观,知名当时;终鹰扬河朔,领一时风sao,不为虚言。 当然,他的缺点,也非常鲜明。 这,才是真实的袁绍,一个有血有rou有感情、活生生的人。云垂赏竹涛的汉末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