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雄风_第一百九十九章 发奇袭,攻守逆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九章 发奇袭,攻守逆下 (第12/15页)

的故事!)

    塔读@
    据说,1799年,法军上尉皮耶-佛罕索瓦·札维耶·布夏贺,在尼罗河三角洲的港口城市罗塞塔,发现了“罗塞塔石碑”。据说,该石碑是公元前196年由托勒密王朝时代的祭司制作。石上刻有三种文字,分别是圣书体、世俗体和古希腊文。1822年9月29日,法国学者尚-佛罕索瓦·商博良向学术界公布了他对罗塞塔石碑的研究成果。这一天,埃及学诞生了。

    一切的“古埃及文明”,都是基于这块水上漂的石碑而演绎出来的。换句话说,没有这块石碑,就没有了古埃及史,讨论诸如莎草纸之类的考古发现便毫无意义了。

    用谷歌地图对罗塞塔的测量

    罗塞塔又称拉希德,是埃及一个滨海城市。至今,这个地方距离大海才5-7公里。

    尼罗河三角洲是冲积平原,而罗塞塔恰恰是河口所在地。完全可以肯定,2000多年前,这里要么在海底,要么是星星点点的沙洲。

    古埃及人是如何在海面上竖起石碑的?

    令人捧腹的是,这块海上漂的石碑,经过2000多年海风、沙漠风的洗礼,100行“蝇头小楷”几乎完好无损!我一再说,没有历史积淀的西方考古学界,连伪造文物都不会!连做旧都不懂。参阅点击:《去西方发财!民间文物专家,你们准备好了吗?》

    无疑,这块石碑是近二三百年刻制并树立于此的。

    这里,云某提一句:近两千年前的汉末,东海海滨位于丹徒及江都,也就是如今的镇江和扬州;而黄河下游,河道更是在濮阳北侧三十余里,沧海桑田,概莫如是。

    由是推之,所谓三四千年前的古埃及,海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