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雄风_第二十七章 红烛阑珊泪,恶计惹是非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红烛阑珊泪,恶计惹是非下 (第3/5页)

群对曹cao一方青史留名之人,皆知之甚详陈群不假思索:“回主公,刘元颖任一方郡守绰绰有余,任刺史恐有所不及。"

    赵旻颔首。

    刘晔忍不住问道:“主公何以问起刘元颖?刘元颖为高祖血脉,晔之远亲也。

    赵旻拍了拍刘晔递上的简册。

    “此必季弼问九江之策也。”

    刘晔揭开封泥,展开简册后匆匆一览,顿时佩服不已。

    陈矫的这封书信,正是问赵旻,九江郡应如何处理。

    “主公英明!”

    赵旻失笑:“子扬休要奉承旻!旻非曹孟德也!"

    言罢,赵旻沉吟道:“子扬,稍后你至尚书台,以天子之名,召刘元颖入京受新职!若其人胆敢抗命不遵,便令梁子虞发兵猛攻九江!

    如今官渡之战既已尘埃落定,便到了赵旻履行承诺之时。

    短期来看,孙策据长江以北的九江郡,对赵旻极为不利,因为历史上孙十万心心念的合肥,轻易便被孙策得到。

    但长远来说.此对赵旻而言未尝不是好事。

    有舍才有得,赵旻深谙取舍之道。

    谈罢此事,赵旻向刘晔抱拳。

    “子扬,屯骑校尉有何要事相商?"

    刘晔叹道:“主公应知,晔远亲族兄刘子台曾为晔故主,而子台兄之族兄,即琅国故王也。

    而卞夫人与子台兄有旧,屯骑校尉亦为子台兄同乡及世交,故而,子台兄之计,与诸人皆相关。”

    刘晔这番话,信息量极大。

    前文提过,刘勋是琅琊王刘容的族弟,琅琊国治所在开阳,而琅琊王一脉,皆亲曹所以,看似粗豪如老农、实则心细如发的臧霸才会屯兵于开阳。

    汉末琅琊国,为后世临沂一带,开阳县为后世临沂市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