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 卫府大纛升,壮士气豪雄2 (第7/10页)
不载。 在曹爽完成了禁军的分割重组之后,曹爽本人担任大将军,曹羲担任中领军,典中垒与中坚二营,曹训担任武卫将军,成为领军麾下的最后一块拼图。 骁骑将军未详何人,不过从之前历任骁骑将军的身份来看(魏武亲子曹彰,养子秦朗),不外乎曹氏亲贵。 爽弟(曹)羲为中领军,(曹)训武卫将军,(曹)彦散骑常侍、侍讲,其馀诸弟,皆以列侯侍从。--《魏书曹爽传》 因此,曹爽在正始六年(245)重建禁军之后,京畿卫戍可谓固若金汤。 正始十年(249)曹爽敢于率领宗族扈从尽数出城,其实也是对此制度的自信。 诸君请看,曹爽除草草伐季汉有些失智之外,哪一点不是井井有条? 曹爽哪里昏聩无能了?又哪里行僭越之举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王沈狗贼!司马群贼!我呸! 然而… 曹爽大概已经忘记,辅政之初,司马懿曾经获得了“典兵三千”的特权,而这三千劲卒,最终在司马父子的笼络下,成为了兵变中的“三千死士”,给了曹爽致命一击。 面对曹爽不断递来的软刀子,司马懿洞若观火。 于是乎,正始八年(247)开始,司马懿装病不朝,摆出一副不与世事的低调姿态。但暗中却密谋杀害曹爽,独揽大权。 (司马懿)于是与(曹)爽有隙。(八年)五月,帝(指司马懿)称疾,不与政事。--《晋书宣帝纪》 司马懿的密谋,大致可以归为两类。 其一是招揽与曹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