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 为臣索封赏,再遇美娇娘中 (第4/5页)
这两者都没落得好下场。 赵云之所以舍公孙瓒而去,其根源正在于此。 要知道,自汉末肇始的中古时期,形成“知识垄断”的士族豪强,是社会主流阶层杨彪踌躇再三后,终于颔首:“既如此,老夫便依阿旻之名册,向天子谏言。" 赵旻有预感,杨彪或许将任司空,而与刘协、曹cao均亲善的钟繇,或许将任太尉。 虽然三公如今都是荣誉称号。 见四周无人,赵旻低声问道:“大人,文若先生何以得知旻受秘诏之事?" 杨彪摇摇头:"老夫从未过问此事。阿旻,你且宿于书房,天色已晚,早些安歇。 杨彪显然认为,赵旻的问题无足轻重。 赵旻的看法却恰恰相反,因为此事至关重要。 所以,他决定明日进宫后,找知情人旁敲侧击一番。 见老头儿要走,赵旻急了。 “大人,阿月今何在?” 赵旻终于想起来可怜的杨大美女。 杨彪转过头呵呵一笑:"阿月便在后宅。阿旻勿急,待拙荆赴陈留之时,你自可见到阿月。" 言罢,老头儿志得意满地离去,独留赵旻思念伊人。 翌日清晨,一老一少用过早饭,便一乘车、一骑马赶往宫城。 因杨彪之故,二人在偏殿顺利见到头戴刘氏冠、着描边龙纹玄色直裾深衣的刘协。 冕服为大典时方才穿戴的极正式礼服。 所以在平时,尤其这种君臣半正式会面的场合,大汉的皇帝们绝无可能穿戴冕服。 刘协看过赵旻递上的奏表后,正色道:“卿当真愿以封侯、赏赐换开府之仪制?" 赵旻要的编制,已远超三公开府仪制,即便相比八年后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