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雄风_第五章 惊闻将生变,归心疾似箭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惊闻将生变,归心疾似箭上 (第7/8页)

与庐江太守刘勋合兵。

    刘子扬(即刘晔)招(鲁)肃往依郑宝,肃将从之。(周)瑜以权可辅,止肃。--《通鉴考异》

    (刘)晔因自引取佩刀斫杀(郑)宝,斩其首以令其军,云:“曹公有令,敢有动者,与宝同罪。”--《魏书刘晔传》

    从刘晔“先杀郑宝、后投刘勋”的记载中,不难看出,所谓“曹公有令”纯系事后的附会之辞。可知其起事之初,实际是拥兵聚众,图谋割据。而刘勋本人,前文提过,乃琅琊国王一脉,为汉廷宗亲。

    按刘晔出于东汉阜陵王之后,虽然诡称“不欲拥兵”,实际无论如何也洗不掉“宗室拥兵”的尴尬。

    刘晔字子扬,淮南成德人,汉光武子阜陵王延后也。--《魏书刘晔传》

    晔睹汉室渐微,己为支属,不欲拥兵。--《魏书刘晔传》

    由此可知,所谓的“放弃兵权”不过是文过饰非,是针对刘晔日后在曹魏的尴尬境遇(屡受猜忌)而言。

    清代学者何焯,便清楚地点破其玄机所在。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此时曹氏代汉之势未成,以支属不欲拥兵,乃(刘)晔后来饰词。--《义门读书记》

    前文介绍刘勋时曾提过,刘勋因与伏完有旧,因猜忌而遭曹cao隐诛。

    (刘勋)尝从(杜)畿求大枣,畿拒以他故。后勋伏法。--《杜氏新书》

    故主遭到诛杀,对刘晔的心理震撼不言而喻。尤其考虑到刘勋与刘晔的宗室身份,恐怕“敲打的意味”,比张绣之于贾诩更甚。

    注:建安十二年(207)曹cao诛张绣,张绣故吏贾诩闻讯大惊,阖门自守。

    如果能注意到建安十八年(213)《魏公劝进表》中的劝进群臣,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