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雄风_第一百六十章 返本营,复欲行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章 返本营,复欲行中 (第4/6页)

塔^@读。小~>说A.PP^>

    他看向钟繇。

    钟繇当即作揖:“主公尽管放心,半月之内,高粱良种及千套新农具,皆可抵达长安,剩余之新农具,陆续可至,必不耽误农事。”

    杨彪有些疑惑:“何等新农具?”

    赵旻自袖中取出一叠素帛,恭恭敬敬呈于杨彪。

    杨彪展开后发现,这些素帛,赫然是一个造型古怪的耕犁部件、构造图。

    赵旻笑着解释:“大人请看,此犁之辕向下弯曲且可折向,是以重量减少、转向方便,以之耕地,其速远甚于长直辕犁。

    前者,旻已与元常先生将此图交于弘农令,由其人负责召集木匠、铁匠督造此犁。

    因此犁可由各部件组装,是以生产效率甚快,必不耽误农事。”

    没错,赵旻的新农具,正是李唐时期才出现的曲辕犁。

    而且,赵旻引入了工业时代的标准件加工、流水线组装的新模式,所以生产速度将极快。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

    由于曲辕犁构造并不复杂,赵旻设计的又是几乎全为图、无设计说明的傻瓜式图纸,所以,只要匠人们认识数字,就完全可以看懂图纸。

    在汉末,匠人们虽极可能大字不识几个,但“一二三四”这些数字还是能看懂的。

    诸如三尺一寸四分一厘五毫九丝…这些度量衡中度的单位,匠人们靠手艺吃饭,想必也能看懂。

    这里不得不提一句:虽然王莽坏事几乎做绝,但其人发明的游标卡尺,确实让其后的匠人们广为受益。

    虽然咱们不小心用上了圆周率来举这个古代长度单位的栗子,但是赵旻思维之缜密,由此可见一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