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四千年后_致四千年后 第10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致四千年后 第106节 (第3/6页)

牛之外,驴子和矮马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同时大大降低了磨麦、磨石的劳动成本……这也象征着铁器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时代,初步涉及到了机器学的领域。

    还有就是一种叫做“牛车”的播种工具,这是埃及人发明的一种以牛作为畜力的犁车。用这车进行开垦、起陇、播种等各项作业,可以大大降低播种期的工作难度,让更少的人能管理更大的土地而不至于浪费。

    虽然在耶稣看来,这种牛耕技术还比较原始,但依旧值得鼓励,并且让他惊喜。

    因为埃及的学者居然能自行研发种植技术,而非是向过去那样完全依靠泛滥平原、任由农业技术散乱自由地发展……他们开始研发对埃及并没有迫切意义的科技,并且这种科技能流传下来,甚至一直传到他国。

    这实际上,是一种观念上的超越。

    在发明家们将注意力从“当前迫切需要”的项目,转移到“并不知道有什么用”的科技时,就可以说是一种研发理念的极大进步。

    许许多多的重要发明,在他们作为雏形、作为前置科技的时候是那样的不起眼。

    谁能知道细菌培养皿会导致青霉素的发现呢?谁能在见到凸透镜的时候,就可以知道它将来会变成救下无数人性命的电子显微镜呢?火药会变成夺走无数人性命的利器、不起眼的二极管会开启整个电子工业的时代大门?

    人们若是永远只考虑“它又有什么用呢”、“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那么人类将永远不得真理的青睐。

    事实如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

    这也说明了,如今无需耶稣的引导,地中海沿岸诸国也诞生了一批真正的科学家……虽然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所罗门在位时期对知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