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致四千年后 第335节 (第6/6页)
产量都非常高……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一定要买我们的机器的理由。” 克烈八世如此说道。 毕竟仿制成品机器的成本和难度,实际上并不高。他们最多也就是缺少一些关键材料的处理工艺而已。 专利局是以国为单位的,管不到国外。而只要购买些许机器,剩下的便能自己做出来——而对于一些处于保密期、禁止对外出口的新机器来说,它们所能提供的外汇收入,也就是它们所产出的产品。 要知道,机器并非是消耗品,而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工具。 其他的国家购置的条顿产的机器越多,他们的工业发展也就越快……而在机器变得老旧、或是跟不上时代以后,购置机器的企业也不可能直接将机器摧毁,而必定是会将其以更低的价格售卖给下一级的工厂或是企业,直到其彻底用不了为止。 换句话来说,就是条顿所出售的主要出口货品,非常容易达成市场饱和。 而反过来说,随着他们生产的效率提高,就意味着他们需要更多的工业原材料……而条顿本土产出的工业原料终究是有其极限的。 随着产业的进一步规模化、集中化和扩大化,条顿对原料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制作出来的商品卖给国外,得到利益后商人必然会扩大化生产,这就导致了要进口更多原材料。 一来一去,商人们的确是挣了些钱。 那么问题就来了,究竟是谁赔钱了呢? ——是整个条顿赔钱了。 工业产区的不断扩大化,导致了工厂不断往城区边缘和临近乡镇扩展,逐渐吞并原本的荒地。而随着工厂规模的提升,城市人口剧增,对农产品的需求开始产生了缺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