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致四千年后 第367节 (第3/7页)
是如此。 他面对其他的君主,心中所想的不再是“解答他们的疑惑”、“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明智”。而是“这样对教国有没有好处”、“若是开解了他的这个疑惑,对教国有没有损失”? 这让赫克托三世有些痛苦。 他从小作为一个教导者被培养,他的父亲、他的老师、上上代的教皇告诉他,要为他人答疑解惑、要像是大小所罗门王一样,将智慧分给需要的人…… 可在他成为教皇之后,赫克托三世才发现,事情远没有他最开始想的那么单纯。 ——我明明知道,但不能教给你。因为你知道了这个道理,会让我有损失、让教国得到损害。 ——我知道你在困惑什么,我也知道如何会让你不再困惑。可那样会让我的盟友受到重创,所以我不仅不能教导你,还要继续隐瞒你。 一旦教导者与被教导者身上缠绕了利益关系,他们之间的教学关系就会变得那样生疏、隔离,毫无信任。 教会也不再像之前那样,只要有着丰富的学识就能成为人上人,教出来一些优秀的学生就能成为大督识——如今的教会选拔人才,不仅仅是要看传承关系和个人能力,更要看他们所握持的政治观、派系和背后的支持者。 甚至可以说,个人能力反而是次要考虑的内容。 他们更像是一个国家……而非是像是一个教派,一个学校,一个同好者的聚集地了。 教会变了。 如今的所罗门教国……还是昔日的所罗门教会吗? “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