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五章 问策与吃瓜的八卦丞相 (第2/7页)
曾言,吾之根基,在天子所处之地,天子在北,吾之根基亦在北也。然大晋北部,豪杰并立,先时,易州有公孙氏,渤海有韩甫,沙凉有马氏,至于玄兔、靺丸更在北之北也。元彻无才,勉力维持,方稍立于诸强之中也。 恍恍数年,北部之变,若地彻天覆,沙凉马氏,感王师浩荡,亲往龙台,受教化,听王命;易州公孙,贪图享乐,不思进取,为沈氏所灭,乃咎由自取也;渤海韩甫,祖上无荫,卑而自惭,为沈氏所迫而自戕也。 至于玄兔、靺丸,北疆苦寒,暂不足虑。 由是观之,大晋北部,可与元彻争天下者,独沈济舟此僚也。 沈氏一门,四世三公,富有五州之地,兵士百万,带甲千员,声势浩浩;元彻艰难,奋力图强,今不过三州加京都直隶之地,兵刚过十万,将更蔽之。 北地之争,吾与沈孰胜? 然世人尽知,沈与萧,天下只可存一也,萧昌沈亡,抑或沈昌萧败,无出其他。 今吾军屯于旧漳,旧漳之地,荒废已久,幸赖将士齐心,杀敌用命,修城防、工事,旧城方可久为依靠之地也。 自开春起兵,迁延日久,临亭、灞津渡,吾军小胜,将士奋勇,文颜授首,然沈济舟者,纠集十数万人,浩浩卷土重来。 贼军势大,吾军伤亡日甚,不敢久战,仅靠旧漳城防,乃为周旋。 双方大小数十战,互有胜负。沈贼虽有伤亡,然难憾根基也。 反观吾军,伤亡十之三四,余者士气不张,此诚危急存亡之时也! 更有龙台宵小,从中作梗,京都粮草不得发也;亦有刘玄汉兴兵犯吾灞城,灞城粮草运转此处也是维艰。 旧漳城内,大小兵将,凡近十万众,惟靠南漳一地粮草供给,可叹南漳虽富庶,毕竟只一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