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 (第3/4页)
这点灯光要求是席虎提出来的,当时他给谈思明和管彤一说,两人都同意了——这首歌要的就是意境,开头就是“月色正朦胧”,如果不是黑灯瞎火的现场,怎么让人“想得太多”? 黑暗使人安静,随着前奏音乐的渐进,整个会场不再喧闹,取而代之的是窃窃私语声。 席虎的考量很有预见性,这么一对比,舞台灯光一打,上面的选手更吸引观众注意了。 谈思明上场之前,一直在想席虎要他看什么。 他知道席虎坐在第二排,现在上了舞台,目光还没来得及找到席虎,不由自主地,照了席虎短信上的指示,先被观众席吸引住了。 由于灯都给关得差不多了,台下无疑是暗的,只能看到人头窜动,看不到每个观众的脸。 但能看到,每个人都举着加油板,每个人举起来的手背上,都有一块在发光。 而且那荧光颜色还不是单一的,有的是黄色,有的是绿色。绿色的接连成片,占了大多数,几个亲友团方阵都是;黄色少,胜在醒目,绿色反而被衬得黯淡。 像一片星火燎原。 两个颜色对比鲜明,吸人眼球的,就只有那几列横排和纵排的观众手上黄色的荧光。从舞台的视角,一眼望去,那些荧光拼在一起,凑成了一个大字—— 谈思明的“明”。 左边是“日”,右边是“月”。 谈思明看了很久,再去看席虎,席虎就更不掩饰了:席虎也拿了加油板,手背上也有荧光,但是不仅仅是在手上——他把整个板子上的“明”字都涂了遍荧光。 一个小小的“明”字,汇入观众席的黄色荧光,成了右半边“月”字的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