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之超凡人生_154吹拉弹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54吹拉弹唱 (第2/5页)

箱子放到套间门口的桌子上。

    李哲心道:还有说自己的东西不好的?你拿出的是好东西吗?正想着着,里屋出来一个膀大腰圆的大汉,说道:“小宝,和爸爸去院里玩。”也不和众人打招呼,拉着小女孩出去了。

    老王打开纸箱,从里边拿出一个白釉瓶,放到桌上,自己闪到一边说道:“看看这个。”大家一看还是梅瓶。几个人自然以黄超为主,所以都跟在黄超后边走到桌旁。黄超粗略一看,这梅瓶高约40cm,口径10cm,底径不到0cm。梅瓶小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平底实足。胎质细腻。通体施白釉,釉面光洁,无任何杂质,玻璃质感较强,透明度较高,釉面上布满均匀细碎的开片纹。这应该是唐白釉梅瓶。

    过去考古界一般认为,瓷梅瓶始烧于宋代,原来并不叫梅瓶。有位著名收藏家曾撰文写道:“经瓶”与宋代皇家的经筵制度有关。当时“讲经”也叫“讲筵”,讲完经后,皇帝要招待大家吃喝,当时的酒就是装在这样的瓶子里,所以它又叫“经瓶”。到了近代,一是讲筵制度废弃了;二是瓶子的功能发生了变化,文人喜欢用它插梅花,所以它的新名字就叫“梅瓶”。

    这位收藏家虽然没有明说梅瓶出现于宋代,但是这话里透出的意思也差不多。不过也有一些人认为唐代已经出现梅瓶,当然黄超自然知道梅瓶是从唐代开始出现的。黄超拿起梅瓶,见底款是“新官”二字,知道这是定窑白瓷。

    唐代最主要的两个白瓷窑口是邢窑、定窑,但是他们的产品还是有区别的,晚唐时期邢窑细白瓷的胎色纯白,常常采用雕塑、堆贴、印花、刻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