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养猫遛狗的日子[美食]_第119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9章 (第2/3页)



    “少爷,正好你来了,头一本诗集已经印出来了,三日后正式售卖,”知达把书商送来的样书递给他。

    “是么,我瞧瞧,”宁澜接过书,是非常古朴的蝴蝶装,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设计。书不厚,共收录了六十多首诗词,都是李清如选出来的,她还做了篇序。

    女子出书著作,是非常离经叛道的事,李清如这样的少之又少。像司马光这样的文史学家在女子教育上所持的立场是只读不写,还有一部分人秉持着可以写但不能把文稿散布到自家墙垣之外。所以这一年铺子里选出了几百首诗,最后只有六十多首被允许发表出来。

    宁澜恐怕书卖的不好,会打消客人的积极性,问知达,“书商那边可有造势?”

    “早放出消息了,女子作诗不好大张旗鼓的说,是以慈善为卖点宣传的。”

    宁澜点头,琢磨一会儿便有了主意,“你去找几个会编戏词的人来。”

    “是。”

    半个时辰后,知达领来了一个老丈和两个四十多的男子,“少爷,你要的人找来了。”

    宁澜把他的想法与这三人说了,他想借用花木兰从军的故事编一段唱段,像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那样脍炙人口的,去传颂古有代父从军的巾帼,今亦有心系百姓的娇娥。

    词要让人容易记,不用编的太长,对三人来说不是难事,很快就编好了。用大曲曲调唱出来,格外朗朗上口。

    宁澜满意地付了定银,“这几日劳烦诸位多找几个人唱这个段子,不管是大街小巷,还是酒楼戏楼,越多的人听到越好。”

    拿钱好办事,戏伶身份低贱,难得遇见出手这么痛快的,因此格外上心。

    年下少不了干果蜜饯,这时干果自不用说,什么核桃、榛子、松子、银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