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_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第11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年代:我成了农家小锦鲤 第114节 (第4/7页)

雨心里就开始盘算,期间与方静进行了多次快交流和沟通,基本上确定了以方家和刘家合作的方式在老家开办一个专门生产内衣和书包的小厂子。

    既然要办厂,当然少不了生产需要的机器。

    新机器需要工业券,价格也贵,合理利用盛华淘汰下来的旧机器就成了首选。

    刘欣雨对缝纫机和锁边机的构造十分了解,又有张洪亮这个在机械厂工作过六年的四级钳工从旁帮忙,从废旧机器中找出可用的机器或者零部件自然不在话下,让刘欣雨觉得烦恼的事是欣赏好机器之后如何运回老家。

    这个年代交通不发达,运输业同样很不发达,很难找到顺风车,实在不行也只能托运了。

    只是这样一来,花费的钱比预计的要高出不少。

    刘欣雨叹了口气,在挑选也合适的旧机器之前,只能暂时把运输的问题先放在一旁。

    今天来盛华服装厂只为了来挑选适合的机器。

    虽然盛华服装厂与京城缝纫机制造厂签订了三百台新缝纫机一百台锁边机的大单子,真正换下来机器并没有那么多。

    盛华不但用这些新机器进行了更新换代,同时再次扩大了生产规模。

    淘汰下来的缝纫机和锁边机加在一起总共不足三百台,大多是修了再修坏了再坏的机器,有些机器已经在闲置在修理车间半年甚至更久,这些机器几乎连零部件都没有利用的价值。

    不过有些机器确实还是可以再利用的,再加上零部件的拼拼凑凑,刘欣雨觉得拼出一个乡下小厂需要的机器还是极有可能的。

    刘欣雨匆匆赶到盛华服装厂,张洪亮已经在门卫等她了。

    两人都是盛华服装厂的老熟人,与门卫打了声招呼,直奔厂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