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1 (第2/4页)
看到了他十分羡慕却从未拥有的特质,因此不知不觉,他竟也认真起来。完全忘记了他们一开始见面的先决条件,将对方当做了新结识的朋友。他们一起躺坐在草坪上,吃着快餐交流时事。并肩共用一把雨伞,仰头在屋檐下观察雨势。夜风中穿越大街小巷,从经济人文谈论到心理哲学,然后在屋顶上等候黎明的曙光…… 两人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熟稔起来。每天一次的邀约,短暂却让人充满期待。除去工作,连青并无太多亲密的私人关系。他清楚被人对他的评价——冷硬且不好相处——而连沙却无惧于他竖起的屏障,坚定地朝他走近。这样的人,至今也不过寥寥数几。 连勋对他的选择不置可否,不再限制他的自由出入。但他依旧不能返回大学。连青知晓硬碰硬解决不了问题,只能捡着无人的空隙继续手中的研究。他和大卫保持着网上通讯,对方将苏杉那篇论文推荐给了同一研究领域的韦伯教授,而这位知名学者表达了十足的兴趣。他的几位得意门生已经毕业,实验室正处于需要新鲜血液的时候,他甚至愿意给苏杉全奖和高额的助教工资,只要连青放人。 连青断然拒绝。他挖掘的原石,当然要由他亲自雕刻而出。不过他提出了另一种思路:短期访学项目。退而求其次,韦伯同意了。然而当各方与苏杉的尝试联系都失败后,提议只能就此搁置。 同一时间,连青导师的项目正式开始了关键部分,男人在家忙得焦头烂额,再也没空去cao心自己的学生。一个人能提高效率,同时也意味着他孤立无援。没有集体的讨论帮他开阔思路,他陷入了瓶颈。 短短几天,他便消瘦下来。连沙好几次欲言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