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四章 跃跃欲试 (第1/7页)
不管是分尸案,焚尸案,或者白骨案,凡是用到法医人类学的,查找尸源都是破案的关键。 也就是关键的“他是谁”的问题,是解决此类案件的基础。 普通的基层法医,就跟基层医院的医生一样,基本都是依靠仪器设备来做鉴定的。 当然,高端的法医也不是第一时间就起锅烧水的。 正常来说,DNA走一遍,指纹试着取一下,要是都没有,就找有没有特殊标志如指纹,医疗标志如钢板钢钉等。 如果有法医可以传授相关经验的话,一般认为,普通人在正规打医院打钢钉是最有效的身份证明。 钢钉的伤害小,隐蔽性也强,被人杀死以后,法医随便找找就能找到标记,而凶手因为缺少设备,又有骨rou隔着,容易忽略。 而钢板和假体的问题是一样,隐蔽性差了点,做的手术也比较大。 纹身或者疤痕的隐蔽性就更差了,凶手认真一点的,估计都会单独剜下来。而且,他们都不能用于正向的搜索。 牙齿记录在美国很好用,在国内效果一般,也是因为没有统一的数据库,无法正向搜索。 所以,在国内,牙齿记录可以用来做确认,但想通过牙齿来找人,达成他是谁的任务,还是比较难的。 倒是头部的钢板通常是有编号的,也不容易被发现,运气好的话,还可以抵挡杀手的一次钝器攻击。 风险在于脑袋容易被人整个端走,就像是被发现的第一具散落的尸体那样,颅骨怎么找都找不到,多半是被凶手单独处理了。 ——分尸者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