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贵妃死的那一年 第37节 (第5/7页)
邕王府这些年早被霍霍成空壳子了,珍姐儿的嫁妆若是此时就给他带走,怕是等不到珍姐儿长大,就被那一家子吃空了。” 白桃声音大,那边邕王自觉丢面,一个劲儿的挠头。 邕王府的情况,楚明玥大概知晓。在当今洛京贵胄里,邕王府属实算不得真高门。 邕王府大抵也曾风光过。 约六七十年前,老邕王、就是靠墙坐着那人的祖父,作为宗帝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亦是风头无二,直至其晚年,初登皇位的奉化帝还曾恭敬唤其一声皇叔。 大抵是早年得到的皇荫丰厚,老邕王的儿子里竟无一人能担要事,只能领个无品无衔的闲差,到了柳舒宜所嫁之人,整日游手好闲,连闲差都不愿做了。 不掌实权的皇族远支王爷,府里除了坐吃山空,也就剩下世袭的一声封号了。 楚明玥侧身坐上账案后的高凳,肘骨撑着案面,凤眸轻抬打量柳舒宜,原本张扬的人在听到自己的亲生女儿时,脸上登时挂落寞沮丧。 当初和离,楚明玥听闻她曾提出要把小女儿带走,只是邕王府不肯。 说到底,珍姐儿还是姓宣,头顶挂着的是邕王府嫡小姐的身份,单是一个皇姓,到了日后寻婆家,就比跟着柳舒宜要好得多。 当时一番争执,邕王府的老太太就是用这个理由,轻而易举让柳舒宜放弃儿女,一人离府。 纵使大宛民风之于女子已是敞阔,过不好就和离,瞧顺眼就收进后院当面首。可也未有夫家尚在时,和离的妇人带走儿女之先例。 虽是你十月怀胎豁出性命生下,亦是你夜夜不得好眠以骨血化乳养育,可孩子们的名字前,始终挂的是夫家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