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8章 揣摩圣心 (第3/5页)
的。大隋才立国十余年,并非那种已经传承许久的王朝,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都还不稳固,这个时候对于继承人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合格的继承人,能传承国家,而一个厉害的继承人,更能让王朝更加辉煌。杨坚想要的是一个如宇文邑一般的雄杰继承人,而非一个如高纬、陈叔宝、宇文赟一般的废物昏君。而现实的情况却是,经过这么多年的观察,他的太子杨勇其实就是一个高纬陈叔宝宇文赟般的人,把辛苦建立的王朝交给杨勇,杨坚实在不放心。他不愿意如高欢宇文泰陈霸先萧衍等开国君王一样,辛苦打下江山,最终却被不孝无能子孙挥霍灭亡。 杨坚最终废了太子把皇位传给杨广,是认真考虑,是当时最符合王朝和皇家利益的。隋后来二世而亡,继承人杨广自然逃不过责任,但并不等于说不换储大隋就能结果更好。废了杨勇,杨坚当时除了杨广也并没有更好的选择。 如此推断过来,易风也渐渐明白了杨坚的一些想法。杨坚的想法是要把大隋传承下去,还希望江山万世永固。按这种想法,杨勇现在地位的回转,其实不过是回光返照的现象罢了,只是一种错觉而已。而这种错觉,更是杨坚的故意放出的一个迷雾,还是用他为棋子放出来的烟雾,为什么要这样做?无他,为了眼前的这场大战。攘外,必先安内,历朝以来,无以不先安内而能攘外者。当年汉景帝时,匈奴咄咄逼人,严重威胁到汉室安危。汉景帝意欲讨伐匈奴,但朝中大臣曾经直言反对,对汉景帝说了一句话,攘外必先安内,不安内无攘外。最终,西汉朝廷与匈奴和亲,全力削藩,最终爆发七国之乱,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