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隋_第137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7章 (第4/5页)

每斗盐十文,也得有五万贯进帐。而在他想来,这方面也还能提高,盐湖现在产的盐是最粗糙的盐,根本谈不上加工,因此盐价很低廉。实际上别看盐价是粮价的两倍,可一个人一年得吃好几石粮食,却最多只吃几十斤盐而已。盐需求少,因此就算价格高一些,也花不了多少钱,这里完全有个上涨空间。如果能把盐进行再加工,把盐的质量提升些,那每年的盐利润能再翻上几翻不成问题。

    一想到,本来可能是十几万几十万贯的大买卖,结果被拓跋家做成了几千贯的生意,凌云顿时就有种淡淡的忧伤。

    其余这个盐买卖真的有利可图,且是有大利可图。怀荒的位置,正好处于河北、河东和草原交界,向往可达河套东突厥汗庭,往东达奚、契丹等地,以怀荒为中心,周边是是一个极大的市场,人口众多。而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河北的海盐,江淮的淮盐,河东的解盐,蜀中的井盐、河西的青盐,都是距离北疆这一线很遥远。而盐这种商品,和粮食一样,都是最受限于运输距离的。距离一长,运输费用就高,利润就薄。盐湖的盐比起那些盐来,在这就近销售,成本上占有极大优势,若是能把质量提升上来,甚至能卖到各南面的河东河北地区去。

    出城策马沿湖而行,可以看到湖边的采盐人采盐的过程,他们完全就是最原始的采盐方法。这种采盐法,不但产量极低,而且采出的盐也谈不上什么品质。

    这种采盐方法,其实和此时其它地方差不多相同,都是天然结晶,集工捞采。这种原始的采盐方式,还极怕雨涝,一旦遇到雨涝,则影响极大。他抓了一把采好的盐,盐颗粒不匀,大小都有,而且颜色带黑,放嘴里偿了一点,极苦涩。

    凌云知道,如今中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