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隋_第182章 小娘子,我认识你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2章 小娘子,我认识你吗? (第2/7页)

更是高了。

    有实力的大商团,他们路子广,随便运些丝绸布匹瓷器去关外,也比运粮食赚钱的多啊。因为粮食之事,张叔和高明月等户曹上下没少愁。

    “以后想要买坝盐的商人,只能运粮食过来换。具体的就是,他们先到怀荒城来开盐引,每引盐一百二十斤,也就是一石,每盐引一贯。但我们不收钱,只收粮。一引盐换五石粮,他们开了盐引后,得运相应的粮食到怀荒指定的各个城寨之中,然后再从各城粮仓处将盐引换成盐票,凭这盐票再到盐城去兑换成相应的坝盐。”

    易风的这个盐引盐票法,其实就是后世宋明时代的开中法。宋明时代,朝廷是盐专卖,因此盐商想要盐得从朝廷手中买。不过朝廷不直接卖盐,而是让他们替朝廷运粮去边疆军营,换回盐引,然后凭这盐引换朝廷的盐。这种方法,对于朝廷来说,朝廷不用辛苦的运粮到边疆,而商人们也是有利可图的。毕竟有了盐引后,就能获取盐,以及卖盐的权利,这就类似于取得了卖盐执照,有了这张许可执照,他们其实大可夹着卖成本更低的私盐。

    此时没有盐专卖制度,但易风提出这种开中法一样可行。关键就在于坝盐现在是紧俏商品,独家产品,同时,易风定的盐粮价格不高,给商人们留下了足够的利润空间。一石盐换两石粮,此时的粮食差不多是每斗二十钱,一石两百钱,五石也不过一贯钱而已。而怀荒的坝盐,现在都是放在交易所的拍卖行里卖,每次成交价起码都是一百四五十文,甚至有时卖到两百文一斗也有。盐粮交易,他们直接就能赚上每石盐好几百的差价。而特别的是,坝盐现在特别紧俏的物资,他们把盐运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