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7节 (第2/5页)
,大概占据10人左右的名额。 虽然他们都不是“军方”出身,但论其对无人机的熟悉,可以说是市面上、乃至全球最熟悉的一伙人了。 之前大江时期就有所积累,之后又跟着周瑞手搓了许许多多的东西,自身动手能力也被培养的很强,而且一起在肃省参加过“实战演练”,对“军用”的概念理解也更深。 说句不客气的话,这十个人放出去,无人机行业立马开枝散叶,每个人都可以折腾点东西出来,全是技术强者,且有独立设计无人机的能力。 当然周瑞不会蠢到把骨干成员“降本增笑”。 所以哪怕从军方吸收一部分,这十人依旧是“军无研究所”的主力。 而周瑞本人,则更多的偏向于把把尿……啊呸,是把把脉,指导和调整大方向,给出要求和指标,偶尔亲自上场解决攻坚难题。 和开明智能一样,一个成熟的“机构”,不能全靠老板自己撸袖子干,周瑞精力哪怕异于常人,一天也一样只有24个小时。 之前杨如彬来的那次,周瑞已经交了一些军用产品,包括巡飞手雷、巡飞机、候鸟机等,但显然真正的大头还在后面,在智能作战平台,在体系化列装。 周瑞翻看着一个个简历,无人机是很新的东西,所以不存在专业特别对口的,毕竟这年头也没无人机专业不是? 这些人才,大部分都是软件方向、通讯方向、靶机方向、结构工程方向,算是搭了一点边。 周瑞想了想,既然没特别对口的,就从年轻的里面选吧,一张白纸好作画,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也快一些。 反正开明智能不缺有经验的人…… 这时一个人选引起了周瑞的注意。 冯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