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_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43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436节 (第9/16页)

有意义的知识联接。如此种种,我们获得美感体验的对象和途径就会越来越多,我们就能在生活和学习的实践中,驾轻就熟地进入充满审美元素的瑰丽境界,审美能力越高就越能超越环境和认知的局限。

    “……

    (演讲未完,请见作话)

    作者有话说:

    “而我们很多人包括艺术生在内,对于美感的认识入了歧途,认为美术馆、博物馆的陈列品方可称之为美,却不见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素朴真拙之美;以为外国的印象派、表现派、立方派、未来派才是现代美,不知中国的实验派、生活派、写实派比西方抽象的现代派更美;以为审美趣味只能得于音乐、美术、文学、雕塑等固有途径,不知运动、劳动、工作、生活中,无不孕育着真实生动的美感,在于你有没有捕捉它们的能力。

    “譬如,一个五毒俱全、败尽家财的纨绔子,最终沦为衣食无着的街头乞丐,无数苍蝇在他头上嗡嗡盘旋,他扑到衣着光鲜的行人脚边乞食,只换来恶声的咒骂和无情的拳脚。这个现实中的人物固然丑陋,可若将他作为雕塑、绘画、音乐、文学的表现对象,借他的形象昭示社会环境的痼疾,提示社会改造和国民改造的必要性,那么这一个现实丑的人物,是否便转化成艺术美的形象?

    “再如,一个家境困窘的青年学子,家里凑不出送他上学的路费,他便只能收起唯一的一双布鞋,穿着草鞋翻山跃岭、长途跋涉,忍受脚上燎泡和血道的疼痛,一直走得筋疲力尽、奄奄一息,当此之时他只觉得痛苦不堪,有个什么法子解脱了才好。他想但凡他还有别的选择,绝不会像个走路机器似的,仿佛走到天荒地老都走不到目的地。这也是可以转化的现实丑,当这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