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7章 大论争 (第4/12页)
者说了算?而法,明文载律,有标尺为鉴,那又截然不同。 有法可依,就象墟市中购买东西,既明了它的作用,也知道它的价格,庶民百姓就象买东西知道它的功用和价格,自然可以照之行事。而以德、义作为治政之据,那就是货物只说明功用却没有标明价格,任凭商家漫天叫价,随便定义,看似大公无私,仁爱世人,实则庶民更无保障,你说你之所为‘亦有仁义’就成了。最可怕之处是,墟市上别人这样漫天叫价,你可以不买,然而为政者如此漫天要价,朝令夕改,你还不能不忍受,因为这卖家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 孔丘与少正卿所谈,并非要法治便不讲仁道,要仁道便不[***]治,只是谁为主,谁为辅而已。少正卯这番话令听者频频点头,这些在场的大夫士子们多少都有职务在身,自然明了动辄以“道德仁义”来界定是非,远不如明确律法更易管理和实施。 孔丘昂然道:“天地之明莫大于曰月,人道之理莫大于仁礼,君子之道,不仅修身,亦可治国。仁者爱人,礼者秩序,圣贤之道,人道之要,已尽在其中,广施教化,但使人皆君子,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腹心,何愁大道不行?而法自上定,法自上行,如无仁德以制之,必成权术,则君成暴君,政成暴政。” 少正卯双眉一挑,立即还以颜色:“孔大夫此言夸大其辞,危言耸听,听来理想,实难施行。依你礼教,难道没有上下尊卑?人存于世,本有是非观念,非是必从周礼方有仁义,三皇五帝,难道不是圣贤?唯你所言,只可依赖圣贤,然则你有何能可教化天下人皆为君子?那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卯以为,即便在利己前提之下制订平衡规则,也比不承认事实现状,寄希望于圣贤降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