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青杏 第67节 (第9/10页)
但是杨恩泰毕竟是男人,又是练武之人,很有几分威严,干活不勤快不仔细的人一概不要,进了作坊也给撵回去,于是更多的人就只能想别的办法,比如进些红糖出去贩卖,或者多种些甜杆卖给作坊。 对此,县令大人在深入了解了情况之后,大手一挥,只要能足额交上赋税银子和稻米,其他的官府不管。他还给长青修书一封,汇报了自己的做法,并格外感谢了通判夫人选择景辉开作坊,保证会提供最大的便利。 “是个圆滑的,顺杆爬得倒快。”长青看了信,也并不反感,“终究是个愿意做事的。” 景江那边有江泉酒带动,虽然酒坊的工艺配方不外传,可是他家价格销量上去了,贩酒的拉货的也多了,甚至为了生产酒坛,附近的瓷窑都多雇了几个人。 “这就叫产业的力量,多了就业,啊,就是更多的人可以多挣一份工钱,或者围着它做个买卖,日子不就能好过些?”许杏提示长青。 长青完全明白了这个道理,十分赞同:“从前大家都觉得土地才是根本,只想着多开荒多种粮食,如今看来,夫人所说才是金玉良言、兴旺之道!” “不能这么说,土地、粮食是根本,这话是没错的,不然便是大家家里都堆满了银子,你也不能吃银子吧?若有个天灾人祸,还是有粮在手,心才不慌啊!”许杏怕他矫枉过正,想偏了,连忙纠正道。 “放心,我明白,所以临溪县只报了两季稻米,我也没再苛求。”长青道,“临溪县气候格外不同,十分温暖,有的地方可谓四季如春,县令被我敲打了几次,与我说正在着人试验一年种三季水稻,我也勉励了他。” 第127章 新年规划(下)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许杏又总是说“发展才是解决一切社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