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青杏 第57节 (第9/10页)
都能干一辈子。县太爷能折腾,把这摊子给弄起来了,正好他栽了树,咱们往后乘凉!那唐九渊可不是秦远,倒是个能干事的。” 龙氏也高兴起来:“若是咱们辉哥儿得了济,别说考状元了,正正经经的考上个举人,我这辈子就知足了。” 新上任的教谕果然跟他的前任不同,不过几日就报上了详细的条陈,从全县内的学童启蒙到县学里生员们的辅导督促,都制定了明确的章程,就连预计需要的大致投入也标了出来,让长青很难不批准。 不过现在长青还真有些顾不上这些,因为到了深秋,随着晚稻的收割,今年的赋税也该交上去了。 之前段知府的话已经放下了,长青多少还是有些压力的,一直提着心,直到初步清点之后,他才放了心。这一年合计征收入库的赋税是大米一万六千石,白银一千两,比不过富裕的上县,可和他赴任之时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了。 长青再一次跟段知府讨价还价的结果是留下了三百两白银,用于县内建设。 “藏书阁那边,本官给出白银二百八十两,用于购置书籍、纸笔等物。”长青跟杨县丞道,“你跟秦管事把账目对好,不得放任任何人克扣银钱。剩下的二十两,便用于修缮县城内的善堂好了,马上入冬了,总要给那些乞儿、残废们一个遮风挡雪的地方。” 许杏跟他提过图书馆和避难所的概念,原本只是闲聊,可是长青都用心琢磨了,发现都是对百姓极有益处的事,所以一有条件,他就尽可能去促成。现在每个村子都有学堂,去年雪灾的时候就已经试过给塌了房顶的人家暂住,能保证无人冻死,今年便继续如此,只是另外多出一个县城的善堂。 “大人心系百姓,是百姓之福。”杨县丞一一答应了,还有些感慨,“还真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