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之三十二 强移民 (第4/5页)
去南洋的船只多,且由官方公费,又有海军保护。从南洋回来就少了,且需自费,因此渐渐的就有了卫所官兵在南洋安家的事情。 南洋的自然环境本来不错,若是粗经开发的港口,生活条件也不算差,且这里商业繁荣,物产丰富,jianian猾的中国人到了这里真是如鱼得水,所以很多人便都不愿意回来了。 而这次为了维持沿途的治安,江北、山东一带又有约两万会所官兵被征调去“押送”漕帮,但这两万人去了南洋之后也不回来了,其处理手段与江浙卫所官兵略同。 这三大拨的人口迁移,大部分集中于吕宋、巴拉望、飞龙寨、新加坡,迁移的人口总数高达二十万人,而且人口的流入是集聚的,吕宋、新加坡等地方很快就形成了以华人为主体的社会,并开始同化本地人。 这真是一项极其浩大的运输工程,为此海军都督府耗费了将近一百万两白银,把去年的盈余都耗光了,甚至部分透支来年的预算。但有了这帮先行者以后,就像一个被堵住的大湖破开了一个缺口,第一波的潮水冲开以后,跟着来的移民就源源不绝,却不是由官方督促,而是民间慕利前往。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大陆本土前往南洋的移民每年都数以万计,新兴的港口、码头如笋如林,多不可数。 随着海外领地的大增,东南的士林的领土观念也大起变化,先前还被视为边荒之地的大员,这时早被视为近土,就是吕宋也被福建士人视为“邻省”——海军都督府的吕宋草图出版后,许多人都已知道吕宋幅员之广大,作为一个县实在是太委屈了,因此不等李彦直开口,闽籍御史便已在建议升级吕宋为府,甚至有人认为应该升之为布政使。 而新加坡、巴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