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巨宦_之二十二 南海诸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之二十二 南海诸寨 (第1/7页)

    离开新加坡以后,吴平又到达了暹罗,他没有进入暹罗的首都阿瑜陀耶,只是由林道乾给暹罗太后带去了一份礼物,然后他自己又去了占城,在湄公河三角洲,张琏把一片原始森林烧了,烧出了大概二十平房里的土地,在此安置了来自浙江南部的饥民五百口,立了一寨,取名飞龙。

    从马尼拉哲河水寨,到巴拉望寨,再到勃泥岛的婆罗港,再到新加坡村,再到湄公河三角洲上的飞龙寨,五座寨子都是农业移民的模式,和欧洲人的商业移民颇为不同,乃是以一个港口为中心,建立防御工事,水寨周围是新开辟的农田,各村长、寨主、澳主除了保证华人经过的船只能在这里得到补给之外,更重要的任务是做好土地上的农业开发,并接待将从澎湖、大员源源不绝转送过来的新移民。此外还要联系好周边的华人势力,处理好和当地土人的关系,处理好和佛郎机人的关系,真可谓任重而道远。

    因此这五个村寨的村长、寨主、澳主都经过精心选择。

    其中,巴拉望寨的郑松林,哲河水寨的詹毅都是六艺堂的弟子,飞龙寨由张琏驻守,新加坡由沈门驻守,婆罗港由杨舟驻守,这三个虽然不是三合馆出身,却都是来归诸人中的豪杰!

    而吴平本身则是负责整个南海的巡视和接应工作,他的舰队常驻于马尼拉湾,与在澎湖大员的陈羽霆、王牧民遥相呼应。林道乾负责外交,李彦直交给他的任务就是力保五年之内这些村港不受到大势力的毁灭性攻击。

    当这些都布置妥当以后,环南海便成了一个能靠自己进行内部循环的经济体,虽然还有些微弱,却已相对完整。由于李家尚未取得大陆的威权,所以南海的开发进行到这一步便已接近极限了,要再继续下去便显得有些后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