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当兴_第八十五章 督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五章 督农 (第4/5页)

和三老皆秩一百石,可见当下朝廷对乡村拥有较强的控制。

    实际上后世常说的皇权不下乡并非贯穿于整个古代,甚至这种情形在封建时代的占比并不算很长,先秦两汉时国家对乡村一级的控制力极其之强,这个时代皇权是要下乡的。

    而真正意义上的皇权不下乡要到士绅阶级全面崛起的明清时了,然实际上就算是明清两朝,在国家统治强大的时期,皇权的触角也会伸及至乡村,只是或多或少罢了,究其缘由很重要的一点是华夏政治文明极其早熟所致。

    所以杨清这个太守一来到黄乡,有秩三老等小吏就赶紧过来禀报治下事务。

    杨清对此地的教化、治安、粮谷赋税等都一一询问,一众乡吏战战兢兢地禀报完后,他觉得黄乡的吏治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在教化上。

    大汉十分注重学校教化,自武帝以后,从都城至各郡县均设有官学,不仅长安、洛阳两京置太学有五经博士和弟子员,在地方各郡国也设有学校。

    朝廷在郡国一级设学,在县、道、邑、侯一级立校,学、校皆置经师一人。

    而且朝廷还在乡村设有官学,乡曰庠,聚曰序,庠、序各置《孝经》师一人,教授《孝经》《论语》,为孩童启蒙。

    当然朝廷官学规制是很完备,但地方各郡国执行得如何,就不能一概而论了,所以杨清没想到在越嶲郡这个荒域边郡竟然能见到如此规整的乡庠。

    问过安上县丞齐休后这才得知,原来整个越嶲郡也就安上一县的教化推行得比较好,而黄乡又是个人口众多的大乡,因此这里的儒学教化备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