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之全球在线_第四百三十三章 秦始皇驱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三章 秦始皇驱儒 (第3/6页)

始皇,非要炼药寻丹,乃是要传《道经》于天下。

    秦始皇知道后,恼羞成怒,认为方士们在耍弄自己。

    于是先焚《道经》,后坑方士。

    秦始皇以“妖言以乱黔首”的罪名,下令在都城进行追查,并亲自圈定四百六十余人,活埋于咸阳。

    此即为“坑儒”,所坑非儒,而是方士。

    “焚书坑儒”的实质其实是一场统一思想的运动。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政治上,废除了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施行郡县制;在文化上,统一了文字,以小篆为标准的官用文字;在经济领域内,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等等。

    这些措施都是国家大一统的基本要素,是国家暴力能够控制的要素。

    但有些东西是国家强力机构很难驾驭的,特别是在秦朝初年,战国时期刚结束,百家仍然在争鸣中,思想领域内极度混乱;而一个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统一,最主要的条件是能在多大程度上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而思想混乱是形成共同价值观的大敌。

    因此,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大一统措施还不行,最关键最长远的统一要素是思想的统一,形成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念,才能让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内的统一措施有效。

    当时最大两种思想潮流就是儒家和法家。

    儒墨并称显学,但墨家更侧重对农业方法的创新,种地务农。道家更注重研究身心,人性观的形成探索。名家更注重形而上哲学思考。

    儒家是尊古的,而秦始皇统一中国偏偏是新事务,他采取的措施也都是些新措施,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