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八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第3/6页)
府各县,都建有专门的军用粮仓,用于囤积军粮,由地方的城防部队看守。 因此,但凡是大军在领地内行军,走到哪,就能补给到哪。 如此一来,却是省却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随着肇庆之战的展开,在战备署的调度下,大量的粮草被运到前线。 现在战局有变,前线要增兵,原本测算的粮草就有些不足。因此,在各路大军开拔之时,战备署已经开始新一轮的粮草调度。 战备署长葛洪亮,亲自坐镇雷州郡,督运粮草。 除了粮草,还有武器装备、箭矢、攻城器械等大量的军用物资。为此,战备署在每个郡,都设立一个总武库,再在府县,一级一级地设立武库。 寻常的箭矢,将不再由山海城武器作坊提供,而是由各郡的武器作坊负责。要知道,一场大战下来,光是箭矢就要消耗数十万只。 如果战役打得久,上百万的箭矢消耗都是再正常不过。单靠山海城供应,仅是运输成本,就超过箭矢本身的成本。 无论是海量的粮草,还是大量的箭矢等军用物资,消耗的可都真金白银。战争对领地财政的消耗,是其他领域无法想象的。 葛洪亮规划的分级战备体系,得到欧阳朔的称赞。 战备,就是战争的生命线。 葛洪亮这位战备署长,无疑让欧阳朔十分的满意。 未来,山海城的军工,只负责生产高端装备,即明光铠、步人甲等,其他的如唐刀、马槊、箭矢等,全部交由各郡的作坊来完成。 除了考虑工匠的因素,还有就是铁矿石的供应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