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九章 领地法典 (第1/5页)
欧阳朔看了卫鞅一眼,继续说道。 “除了建立制度,还要培养相应的专业官僚。契机,就是刚刚组建的法学院。包括领地法典的制定,都可以借助法学院的资源。” “诺!” 卫鞅点头,干劲十足。 如果说山海卫是暗中监察的话,内政署就是制度监察。山海卫是“术”,内政署才是“道”,术能用一时,道却能长久。 谁是本,谁是末,欧阳朔心中有一杆秤。 内政署的道,就体现在领地法典之上。有了法典,内政署才有评判、审理案件的依据,而不是凭法官的个人经验来判断好恶。 有了法典,内政署量刑,才有据可循。 可以说,一部法典,就是整个内政署的核心。 领地法典,在卫鞅刚就职的时候,欧阳朔就有交待。只因此事实在太过繁杂,牵扯到领地的方方面面,兼且事关重大,就算是卫鞅,也不能一蹴而就。 韩非子、慎到以及申不害的到来,让卫鞅松了一口气。 法家四巨头,在闲聊之时,对制定领地法典,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也是韩非子和慎到两人,愿意到西南大学堂任教的原因之一。 对法家而言,如果能够制定一部适合荒野规则的法典,自然远比发表任何的学说,都要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整部法典,就是法家学说的浓缩和升华。 四人自信,凭借山海城的潜力和发展势头,他们制定的法典,最终定能辐射整个荒野,成为举世皆认可的存在。 那样一来,不论哪家哪派,都无法忽视法家的存在。 正是如此,他们才慎之又慎,不敢仓促成稿。据卫鞅估算,年底之前能够完成初稿,已是非常了不起。 法典的编制团队,除了法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