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五章 定策神眷 (第2/6页)
原各族与汉人杂居,各族共存。建立城池的前提,就是建设一道坚固的城墙。 如此,才能将汉人先进的农耕文明,融入到草原的游牧文明当中。 草原上既没有木材,也没有石材,对建设城墙是一个重大的考验。好在草原不缺红土,有足够的条件建立大型的砖窑。 神眷府一城二县的城墙,都将以土城墙为主,外面再砌一层青砖。 城内的建筑,同样以砖结构为主,同时兼顾草原各族特色。可以考虑,在城内划出一片区域,允许牧民建设蒙古包。 两种文明的交汇,也是未来神眷府的一大特色。 同样,也是对知府沈追的一大考验。 欧阳朔甚至提议,在草原各族当中,公开选拔德才兼备之士,在即将组建的府衙H县衙中,担任要职。 即便是即将迁居至山海城的贵族,只要能力突出,同样可以获得重用。 神眷府的运作,离不开草原各族的支持。 这项工作,就需要沈追,协调行政署和内政署,来一起完成。 当然,被选中的官吏,照例都要到西南大学堂,接受为期三个月甚至是半年的深造。顺利结业之后,才能获得任用。 其三,发展草原深加工产业。 畜牧业是草原之根本,却不足以支撑起神眷府的经济。随着廉州之战结束,各大商会,已经将目光瞄准广袤的草原。 牧民们辛苦积攒下来的毛皮、牲畜,被商人廉价收购,殊为不值。 拥有卓越眼光的欧阳朔,自然不会放任草原野蛮生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