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价格公道,童叟无欺  (第1/7页)
    每隔十年,寒食节,也就是清明节前一天,云溪镇就会迎来一群“外乡人”,自称是早些年逃难去了别的地方,在外漂泊多年,辛苦打拼,生活稍微好过些,因此回来祭祖。    这群人衣着华贵,绫罗绸缎,与云溪镇的穷苦百姓大相径庭。    祭祖的人换了又换,极少有熟面孔,说是祭祖,谁会信呢。    往难听了说,兴许是扎堆来倒斗的呢,实际上外乡修士,宗门来此洞天福地找寻机缘已然成了心照不宣的秘密。    穷苦的人看天吃饭已经极为不易,自然不愿意祖宗之宝被外人白白拿走,于是有人自发说是要进山“淘金”,却如同鬼打墙一般在山谷前边兜兜转转;    还有的人建议禁止没有通牒的人进入云溪镇,最后是大周某位官员颁布告示,让进入小镇的外乡人给了乡长些许好处,疏通了关系。    乡长、百人长几经盘剥下来,每家每户都能分到半袋面粉钱。    钱不多,但是在这战乱的年代,多出几文钱就多一条活路。    大泽乡云溪镇好巧不巧,就在大齐与大周两国交界处,一场大火让县志书籍毁于一旦,对于云溪镇的归属自然模糊不清。    两国约定,对进入此地洞天寻找机缘的修士索要山上钱财,五五分成,近年来为账簿上的利益争吵不休。    经过大周三代君主励精图治,大周的国力也逐年雄厚,看待这边上的大齐就越发的虎视眈眈。    近几年两国大大小小的摩擦不断,只是两方帝王在乎战争爆发的名正言顺,谁也不想背上个残暴不仁的骂名,保不准哪天就打起来了,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到那时谁又会在意这小小的云溪镇,在意这群孤苦无依的娃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