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七章 激烈争论 (第5/6页)
安尧臣上书一事。 现在,听到徽宗让当殿诵读,邓洵武便掏出安尧臣的上书,大声念道: “宦寺专命,倡为大谋,燕云之役兴,则边衅遂开;宦寺之权重,则皇纲不振。 昔始皇筑长城,武帝通西域,炀帝辽左之师,明皇幽蓟之寇,其失如彼。周宣王伐玁狁,汉文帝备北边,汉元帝纳贾捐之议,光武斥臧宫、马武之谋,其得如此。昔太祖拨乱反正,躬擐甲胄,当时将相大臣,皆所与取天下者,岂勇略智力,不能下幽燕哉?盖以区区之地,契丹所必争,忍使吾民重困锋镝!章圣澶渊之役,与之战而胜,乃听其和,亦欲固本而息民也。 今童贯勾结蔡京,同纳赵良嗣以为谋主,故建平燕之议。臣恐异时唇亡齿寒,边境有可乘之衅,狼子蓄锐,伺隙以逞其欲,此臣所以日夜寒心。伏望思祖宗积累之艰难,鉴历代君臣之得失,杜塞边隙,务守旧好,无使外夷乘间窥中国,上以安宗庙,下以慰生灵。 上书言事人:安惇族人安尧臣。” 安惇,字处厚,广安郡人。上舍及第,调成都府教授。上书论学制,召对,擢监察御史。哲宗初政,许察官言事,谏议大夫孙觉请汰其不可者,诏刘挚推择,罢惇为利州路转运判官,历夔州、湖北、江东三路。 安尧臣因自己名不见经传,故此借了族人安惇的名气来张目。 安尧臣的上书,直指童贯、蔡京和赵良嗣三人,惹得童贯大怒。 蔡京表面上也是大怒,然心中却是暗喜,既被视为主战派,又表达了息战之愿望。 徽宗闻听后,沉吟不语。徽宗沉吟,是因为不好当场表态。 在徽宗心里,早已有了主意,就是要再派人去联络金人,与金人的结盟,但朝会上反对意见也很强烈,为了表示微妙的中立态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