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_第七十一章 返朝途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一章 返朝途中 (第6/6页)

了郑允中而非童贯,所以,郑允中有权决定此行的所有事项,童贯也只能听从郑允中的,如不听从,就是违抗皇帝圣旨,是要承担后果的。

    然而,童贯乃非常之人,常行非常之事,胆子比别人大得不是一点点,而是大得太多。

    前些年作为钦差兼监军,徽宗皇帝亲下圣旨,令童贯停止进军,率军返回朝廷,童贯置之不理,将圣旨塞入靴子,继续统兵前行,开展了和青唐番兵的战争,夺回了青唐数州;而今,不是皇帝的诏令,而是郑允中的反对,童贯又如何能听从呢?!所以,童贯坚持己见,要和马植会面,并带马植随使团返回东京汴梁,将马植推荐于徽宗皇帝。

    碰上固执的童贯,郑允中因为一来在朝廷上时职务比童贯低,二来童贯乃武官,他乃文官,斗童贯不起,遂选择退而求其次。

    郑允中见童贯执意要会见马植并将马植随使团带回朝廷,遂让步道:“童太尉,既是你执意要会晤辽民马植并将辽民马植随使团带回朝廷,下官也无奈。下官只有一个要求,童太尉你会晤马植,可以;但随团带马植回朝廷,这个下官绝不答应,请童太尉也体谅下下官,不要让下官太为难。”

    童贯见郑允中如此说,想了想,遂答应郑允中道:“郑主使,本官就让你一步。待使团到燕京时,本官只会晤下马植,了解些契丹及女真的情况,并不带马植随团返回朝廷,不使郑主使为难就是。至于本官与马植会晤的情况,本官自会向圣上禀报。”

    童贯如此说了,郑允中便没有其他办法了,只好应允使团到燕京时,同意童贯与马植会晤。

    随后,郑允中、童贯带使团一路急进,不几日便抵达了燕京南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