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章 方腊起义 (第2/5页)
责,有所收敛。 然而,时过不久,朱勔故态复萌,又大兴土木,建道观神霄殿,并矫诏称他自己所居的苏州孙老桥一带被皇上下诏赐予朱家,强迫周围百户人口五日内清拆搬迁。 当时朝政黑暗,人民连自保也不敢,哪里敢和朱勔抗争?再加上草民百姓,哪个又认得皇上,到哪里去对证去,故此只得忍了悲愤,收拾东西,仓皇搬走。 不仅如此,朱氏父子还在苏州大兴园池,式样拟同宫禁,又招募数千人为私人卫士,“流毒州郡者二十年。” 方腊造反,打出的旗号就是"诛杀贼臣朱勔"。 因为方腊闹起的民变动静太大,惊动了朝廷,御史密集弹劾,朱勔及其子侄官职皆被黜落。 方腊攻陷杭州后,发现州府衙门贵宾招待所有数十人,皆锦衣金带,甚是炫耀。方腊遂令人悉数捉来,大刑伺侯,才知这些人皆是朱勔家奴。所以,当时的谚谣称"金腰带,银腰带,赵家世界朱家坏。" 可见贪官佞臣的危害有多大?!令人遗憾的是,平了方腊之后,徽宗皇帝好了伤疤忘了痛,再次宠幸朱勔,信任如旧。 这个名为官员,实为大商人的朱勔,在锦袍上绣上金手印,告诉别人说:“看见没?这是天子陛下的手印。” 缘何会如此?原来是因为徽宗皇帝常"以手抚之"之故。 有次,朱勔从内宫饮酒归来,因徽宗赵佶特意与朱勔握手之故,朱勔用黄帛缠臂,与人交揖,一臂不动,表示说这只胳膊刚刚被皇帝拍过,贵重着哩,不与臣子庶民见礼。 朱勔危害之大,远胜于一般的佞臣,因为他的贪婪,已经超出了乡民们所能承受的极限。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那方腊家中,生长出了一朵奇花,被朱勔手下键卒获知,用黄纸封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