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_第二百〇二章 二次伐辽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〇二章 二次伐辽 (5) (第2/5页)

 高药师高声答道:“末将遵令!”

    两人商量好明日战事后,高药师告辞离去.

    当天夜里,距白沟不远的良乡,辽军中军大帐中,辽国宰相萧干、燕京防卫副使、大将韩斡也在商量着迎战宋军的策略。

    自从萧普贤女斩了宋军军使邵立宝的头颅,并将其挂于阵前高杆上之后,萧干和韩斡心里就非常清楚了,辽军和和宋军之间的大战,除了硬对硬的进行外,别无他途了。作为大将的韩斡心里更清楚,就目前形势而言,宋军具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此番北来,夺取燕京,志在必得。韩斡心里还清楚,宋军之所以没有直接进攻,而是派出派出军使前来劝降,乃是不想与辽军面对面厮杀,只想恐吓辽军缴械投降,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一套对辽军来讲,显然行不通。现在,宋军统帅见邵立宝被杀,知道辽军并无单方面讲和之意,必然会全力进攻,以达到聚歼或击溃辽军目的;所以,辽军必须有相应的对策,以瓦解宋军的进攻。

    韩斡沉思了良久后,向萧干提议道:“萧宰相,在迎对宋军的进攻上,我军当让开正面,只留少量兵马做抵抗,以引诱宋军,尽可能拉长宋军战线,而将我军大量兵马部署在宋军进攻沿途两侧,以5000兵马为一个冲击方队,乘宋军向前挺进时,从侧面冲杀,截断宋军,然后前军再返头攻击,对宋军形成三面围攻之态势,宋军必然恐慌,除了撤退,别无他途,我军则乘势追杀。”

    萧干听了韩斡的提议,觉得甚好,遂对韩斡说道:“防卫使此计甚好,只管安排部署便是,本监军完全支持。”

    韩斡道:“既是萧宰相也同意此方略,明日时,俺率两万兵马,埋伏于沿途以南。宰相大人率两万人马,埋伏在沿途以北。另派先锋大将萧世里率一万兵马,从正面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