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2 (第3/4页)
年,自然知道孤竹存阿心中所想,道:“老师但有所忧,不妨直言。” 孤竹存阿也知服人的性子,本来不想在太子大昏之前再多嘴惹人不快,但听得服人有问,却是忍之不住,道:“太子,这在边关大昏,是不是太过仓促了?” 孤竹存阿饱学之士,对礼法虽不像儒门弟子那般执着,但也是有几分坚持的,不比此时燕国国俌狄氏北狄人出身,对礼法是既不熟悉也不那么在乎。 太子服人脸上的神情却颇为复杂,良久,才叹息了一声,道:“不瞒老师,现在我一想到要去见夏瑜,我就背后寒毛直竖。” 孤竹存阿听得此言瞪大眼睛,道:“太子,你当初可是软磨硬泡,不知道花了多少功夫才说服国俌的,此时怎能出此言?” 太子服人有些尴尬道:“彼时我欲救夏瑜脱困,问计于老师,老师出计让我向齐求亲,我当时只是急着把夏瑜弄到燕国来,并没做他想,此时要见面了,我觉得吧……”太子服人顿了一下,道,“以夏瑜的性子,我真怕他砍了我。” ☆、第116章 太子服人与孤竹存阿一路星夜疾驰到了边关,修整边关大堂,然后派出使节前去与齐国送亲队接洽,约定齐国送亲队至边关行大礼的日期。 燕国使节赶至齐国送亲队中,与齐国送亲使商谈大昏事宜。 按照礼节,两国联好,又是太子求取内室,而燕国却如此仓促,齐国送亲使是不可能答应的,然此间情况却是与常理不同:一则,夏瑜适燕个中内情复杂诡谲,夏瑜虽然是沙场战将,声名显赫,但适燕之时已经获罪遭贬,地位尴尬;二则,如国府宗室适子他从,那陪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