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4 (第3/4页)
清晰认识的学子,几乎等同竹篮打水。” “科举考试年年爆满,而真正被录取的,却不足千分之一,但为了这几个中第学子,却要花费无数的人力物力去审核选拔,这个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朕也想过为什么会这样,思来想去,还是因为如今的科举考试,规则太过粗糙,虽分科选拔人才,但却接受一切报名学子参与考试,庞大的考生数量骤然降临京师,这对考生而言是磨砺,对京城百姓和朝廷来说,不也是一场考验吗?” “因此,朕决定,将科举分为三级,学子应在家乡通过第一轮考试,待取得名次,才能上京,参与朝廷举行的第二试,最后一轮,将由朕主考,届时再分前三甲,定最终名次。” 我停顿片刻,给大臣们缓冲的时间,随后我问:“爱卿以为,此法可行否?” 文歉一个激灵,目光变得炯炯有神了起来:“陛下圣明!此法大有可为!陛下可是计划在明年科举之时实行此法?” “不错,朕却有此意。” “陛下将此重任交予臣吧,臣定当尽心竭力!”文歉激动的说。 这时候一直在当布景板的众大臣也激动了:“陛下,中书令大人职责重大,定是无暇分心其他,若将科举改革一事交予中书令大人,岂不劳累了大人,还是交由我等吧!”说话的是尚书令吴英勉,意思就是把事情交给尚书省去干。 我也正有此意呀,老家的历史,科举考试除了唐代一般都是交给礼部去办,我也懒得改动,于是说:“此事朕已有决议,但还未到实行之时,科举改革困难重重,重中之重是如何衡量各级考生的水平,既然是分级科考,那底线既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