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翔_十八临安的流言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八临安的流言4 (第3/5页)

不能和大理其他所有部族合力相比,因此一直没有机会。终于到了这一代的高氐之主高建铭,勾结支趾国,请来支趾国的人马,杀死大理现任国君正康帝段正兴,夺取君位,并以武力弹压各族。

    而大理国中一批忠于段氐的大臣,部族领,保着正康帝的幼子段智兴,逃出京城,一路流亡与太宋接壤的石城郡,并立为段智兴帝,继续抵抗高建铭和支趾大军。但无奈现在兵微将寡,地少人稀,跟本不是交趾大军的对手,经过众人商议之后,只得派出使团,向大宋求救了。

    大理自段氐称帝之后,一直和大宋保持交好,在大宋政和七年(1117年),大理国君宣仁帝段和誉更遣使入汴京朝贡,当时徽宗当朝,正式册封段和誉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成为大宋的正式藩属。因此在这危难之极,才派出这个使节团,出使大宋求救。不过由于现在大理几乎名存实亡,流亡的君臣实在凑不出几件像样贡礼,只好把正康帝的长女,秀玉长公主段燕珠送到大宋和亲。

    杨炎听了,也不禁为大理国运唏嘘不己。不过大宋是否出兵,可不由他说了算,因此杨炎也不置可否。只说自己会立刻上书朝廷,看朝廷对大理使团的态度。甘华和刘仁先听了,也只能如此。又对杨炎称谢不巳。又送上给杨炎的礼物,但都被杨炎婉言谢绝了。

    晚上杨炎和赵倩如安排酒宴,招待大理使臣一行。监军曹安民,以及静江府的各级官员辛弃疾、陈亮、周信、董原等全都出席。这还是大理使节团进入大宋之后受到的最高接待,顿感受宠若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