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0 (第2/3页)
于是所罗门当时决定,不能坐以待毙。哪怕是虚惊一场也好…… 他让先知拿单找几个信的过的王立商人,去埃及买一些马。按照每匹一百五十舍客勒的价格——也就是和赫人诸王和亚兰诸王所买的马同价的价格,分批向着不同的商人购买。 同时,在国内开始准备马具的研究。 马鞍和马镫的这两个科技,是所罗门思考了很久很久,才决定出来要点出来的。 他倒不是担心以色列人拿到马具科技会直接占领地中海地区……能够改变历史的科技有很多,但马镫并不在其中。毕竟以色列本身就是农耕和游牧混合的民族,他们中擅长骑术的人也有很多,原始的马镫对于直接战斗力提升率和纯农耕民族是没法比的。 以色列的主要战力是骑兵和战车。但是无论是骑兵还是战车御手,都需要对马的精通和熟悉。这些人在以色列的数量说多也不多,说不少也不少……但如果限定为长子的话,数量就可以说是相当少了。 毕竟目前的长子军团中,有很大一批人是十几岁的少年人,他们中能接触到马的人也不多。 这种时候,比较原始的马镫和马鞍——哪怕只是一个简陋的环和一个坐垫,就能解放战士们在马上的射击角度,并且大幅提高骑兵的训练成型速度。 但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是,原始的马镫具有比较强的危险性。马镫一旦装配,会大幅增加摔下马之后的死亡率。还有一个问题是,如果以色列后来依旧如历史上一样被游牧民族征服,提前几百年出现的马具,会不会增强他们的战斗力,继而引起连续性的历史变化? 细细考量之后,所罗门决定提前几年把锻铁的技术点出来,将以色列的核心战术从近战转向远程。这就可以减少一些跌下马的可能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