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欠了我十亿两_第七十九章 铜、干海鲜、黄花梨木、药材与古代首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九章 铜、干海鲜、黄花梨木、药材与古代首饰 (第4/5页)

最多砍个七八颗老树而已,平均每月进账个两三亿问题不大,可cao作性也非常高。

    不过大佬坩埚钳也提醒,不管在明末弄到了多少的黄花梨木,不管在现代社会的价格跌到了四千或者三千,一定要赶紧卖到,因为上世纪90年代有个商人种了十万亩的黄花梨木,到2030年就可以开始砍伐了,窗口期只剩下三四年了,不然等这些黄花梨木大量上市,价格不一定会白菜化,但暴跌是肯定的。

    “明白明白。”

    许远点点头,同时也有点无奈,十万亩黄花梨木,典型的华夏内卷狠人,其实搞个万亩规模就行了,赚的钱甚至不一定比十万亩少。

    在群里又跟大佬们探讨了一会后。

    还有两个有价值的项目,被许远加入到了倒腾目录中。

    分别是古代药材跟古代的传统金银首饰。

    药材主要是东北的野山参,以及柴胡、香附、当归、何首乌、大黄、虫草之类的传统药材,有些是纯野生的,有些在古代就实现了人工种植,但由于古代的自然环境条件,不可能使用化肥、农药等现代化学产品,故而都属于天然绿色有机药材,药性上肯定是要强很多的,至于价格,平均下来200块/公斤是一定能卖到的。

    更何况许多年份高的野山参,价格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比同质量的黄金值钱多了。

    “每个月想办法倒腾个100吨的普通药材吧,预计带来2000万/月的收入,东北野山参、人参、党参之类的,每个月想办法搞到100根年份大的,平均30万一根,预计带来3000万收入,两者加起来,就是每月5000万左右。”

    至于传统的金银首饰,就是在许家庄某庄园或者海港城内,办一座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