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0四海扬帆_第22章 有债必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章 有债必还 (第5/8页)

可靠的蔗糖来源。你们努力了十几年,台南的蔗糖产量才达到15000担,我们是你们的十倍。”

    “谁来种甘蔗并不关键,只要能赚钱,我欢迎你们提供更多的白糖。“

    “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临出门前,博格斯想起一事,“威瑟琳,你刚才说你们正在努力去了解鞑靼人是怎么回事?”

    “具体的情况我也不是十分清楚,只是听说鞑靼人中一位叫尚可喜的大官托人向我们提出雇佣炮手的请求。”

    “你们答应了吗?”

    “据我所知没有。不过巴达维亚和香料群岛有很多退役的公司士兵定居,公司对他们以个人身份成为雇佣兵持开放态度。”

    “原来是这样。”

    侍从替博格斯打开马车门,博格斯坐进去,朝窗外挥手,“再见,高级商务员先生。”

    “再见。”

    这是一辆轻巧的四轮马车,只能容两人搭乘。台北用济州马和晋江马杂交而成的马体型依然偏小,2匹马拉不动太大的马车。马车是敞篷的结构,以节约重量。皮制的顶蓬可以伸缩,为了增强防雨性能,按照几个印第安士兵的建议那上面涂抹了一层橡胶。

    这辆马车虽然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但在目前,这是台北最高级的交通工具。只有评议会成员才能乘坐。

    蔗糖生意净赚了8万两白银的利润。博格斯心情很好,他舒服地靠在座椅上,透过车窗向外看去。与开发成熟的地方相比,台北府依然很简陋,可这种日新月异的活力真是让人享受。

    荷兰人在与鞑靼人试探性接触,这是一个不小的发现。今天的谈判有必要形成一个备忘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