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0四海扬帆_第30章 火绳枪的缺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章 火绳枪的缺陷 (第5/7页)

。建州带来的光环效果十分明显,南明时期变身成为绿营兵的明军打出过数次以少胜多,尸山血河般惨烈的战役。

    建州推进的战线背后,还有一只近200人的骑兵部队和位于二线的步兵。他们集结在主帅杨御蕃的周围,按照这个时代军队的习惯,那些兵才是今天这些绿营兵的核心部队。

    步兵营打出两次齐射,嘈杂战场上几乎整齐划一的排枪声让人为之精神一振。第三排枪手举起武器,暂时隐忍不发,前两排枪手后退装弹。

    曾经在美洲大量装备的穆什克特重型火绳枪口径太大,用于亚洲威力有些过剩,已经从一线部队中淘汰,或是卖了,或是送给盟友。陆军现在使用的火绳枪是瑞典缩小口径后的较轻版本,无须使用枪架。

    火绳枪再装填步骤极其繁琐,守序不必看向那边,都能想象出手忙脚乱的画面。

    联邦步兵训练cao典从荷兰人的《武器练习》改良而来,火绳枪手后退装弹的程序有25个步骤,这已经精简到无法精简了。因为装填速度太慢,就算精心训练的军队,最好的水平也只能1分钟才能打出一次齐射,通常是2分钟一发。如果要形成绵密的火力,得像敌军一样结成5排横阵。

    为了快速发射第二枪,步兵将携带的火绳两头都点燃了,这让战场上的火绳消耗很快。因为依托海军船运,并未脱离补给中心马尾港,备用火绳的问题在这次会战中不明显。如果要深入内陆作战,在弹药之外士兵还得背负上沉重的备用火绳。

    齐射的效果只能说一般,为了避免崩飞的火绳引燃战友的药瓶,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