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0四海扬帆_第33章 浙江商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章 浙江商人 (第1/5页)

    占领基隆城不久,守序的战舰便陆续进入西班牙人的船坞维护,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本已接近完成。7月下旬,一场台风袭击了基隆港,外海狂风巨浪,和平岛上两人合抱的大树都能被拔起。瓢泼大雨仿佛从天上倒下来,雨水已经连成线。污水从下水道的井口倒灌,如同黑色的喷泉。

    老水手们提前有了预感。战舰降下所有帆桁,加固了锚缆,受到的损失不大。淡水堡工地就惨了,半个月的功夫白费。面对台风过后的一地狼藉,守序的计划被迫推迟。他决定索性再继续停留一段时间,维修船只的同时顺便招募一些水手。从而把计划外从舰队抽调的黑人官兵造成的人员缺额补齐。

    守序从基隆城的战利品中拿出一部分物资和白银,用来招募华人。说起来,台北比金城优势的地方就在此了,距离中国更近,更便于吸引移民。

    金城占据的西洋航线是南北走向,一个季风期内只能顺风单向行驶。从中国到金城,商船一年只能往返跑一趟。硬要逆着季风之字航行当然也不是不行,但那样的代价太大,所需的时间也太多。从大员到巴达维亚,顺风一月可达,逆风就得三个月。普通的商船轻易不会如此做,只有携带贵重物资和军情之类的重要信息,船只才会尝试长距离逆风航行。

    从福建航向台湾是东西走向的航线,无论是南风季或是北风季,中间总有合适的航行风向,商船一年内在台湾海峡可以反复航行多次。而且因为航程短,出洋未必需要大船,荷兰人在热兰遮一年能统计出400多艘中国商船,其中自然以中小型船只居多。

    西班牙人在鸡笼港对华贸易是个大悲剧,原因是多方面的:荷兰人竞争力太强;马尼拉收购价格更高;西班牙人无法提供稳定的交易环境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