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0四海扬帆_第5章 梅登的巴达维亚游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章 梅登的巴达维亚游记 (第4/7页)

。在巴城的商铺里,经常能看到华人售卖的老虎饰品。

    巴达维亚西面运河的河道上,有一座颇为壮观的中国式拱桥。即便在中国本土,这座拱桥都堪称精美的杰作。桥有21孔,通向远方的旷野。旷野的南方,荷兰人另外修建了三座小型棱堡,以防御自内陆入侵的敌人。

    荷兰人把那片旷野叫做“加尔格菲加德”。在荷兰语中的意思是处决犯人的刑场,广场上竖立着一座绞刑架,一辆分尸的刑车和一根鞭柱。荷兰人在他们的东印度殖民实行了数种野蛮的刑罚,这些刑罚在欧洲是不被接受的,也是联合东印度公司长期被本土喷的槽点之一。刑场另一端的尽头还有一座小桥,桥边始终有一名站岗的士兵,这座小桥通往城内的主要街道“主人街”。

    巴达维亚街道上店铺林立,这里有来自整个亚洲的商品。让梅登略感好奇的是一种来自中国的铁锅。这个时代的整个东南亚都缺乏铁器,每艘抵达巴达维亚的中国商船都会携带几百口铁锅售卖。这种家庭必需品是销售情况最好的商品之一。

    中国几乎能提供人们能想象到的所有商品,而且他们的工艺在亚洲绝对最先进而没有之一。梅登难以想象,东南亚这些落后的国家如果离开了中国产品,生活水平会退步到何种程度。幸好这个庞然的国家很缺乏白银,而欧洲人最不缺的就是白银,同是一磅白银,在亚洲的购买力是欧洲的数倍。

    荷兰东印度帝国的首善之地,城中商品的价格都十分公道。

    路上遇到的居民种族繁杂,有安汶人、马拉都人、马拉巴尔人、孟加拉人。不过,主要的居民却是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